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環保達標將成為藥企持續經營的門檻,行業整合加劇!
來源:中國制藥網 發布時間:2018-06-27點擊:5594次
【中國制藥網 行業動態】根據生態環境部顯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將于近期陸續進駐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等10省(區),對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查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工作。近日以來,已經有多家藥企被監管部門通報,并被要求停產、重新整改。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環境監管的步調一直在加快,并且近三年來表現明顯。
2016年,河北石家莊發布《關于開展利劍斬污行動實施方案》,大批藥企被“打”的搓手不及。
2017年,有關部門相繼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關于“2+26”城市部分工業行業2017-2018年秋冬季開展錯峰生產的通知》等政策,進一步強調環保問題,藥企治污任務在加劇。
2018年4月1日起,我國環保稅正式開征,大氣和水污染物排放企業受到嚴重的影響。根據《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試行)》,原料藥制造和制藥分別被納入了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和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環保稅開征讓很多同行都在說淘汰,但更多的或許是分化。所謂的分化就是藥企能否跨過這條“生死劫”,而跨過去的方法就是升級轉型。
例如,今年2月份,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綠色制造企業名單顯示,有13家制藥企業被選為綠色工廠,包括悅康藥業、以嶺藥業、第一生物化學藥業、金匯藥業等。
專家分析,環保稅開征就像一條“分水嶺”。有部分藥企會因升級成功而得以提升企業實力。而在一些A股上市藥企中,因環保問題導致停產的并不少見,從長期來看,停產必然會將影響這些企業經營的業績,出現由環境風險轉為財務風險的狀況。未來,上市公司進行環境信息披露將成為常態。
隨著環保風暴的強度持續加大,不少藥企因環保不達標導致并購重組及再融資失敗,或在沖刺IPO時栽了跟頭。對此,藥企們惶恐不安,不得不對環保問題加大重視,提升企業的環保投入、保障企業綠色經營成為大勢所趨。
可以說,環保達標將成為藥企持續經營的門檻,而持續的環保風暴也促進行業的整合加劇。在此背景下,藥企想跨越環保這座大山,必須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堅持綠色生產、節能減排,提高積極主動性,勇敢面對,腳踏實地進行轉型升級。
另外,也可以參考某些藥企與藥機企業合作的案例,利用藥機企業為其提供節能降耗的機械設備,從設備、生產工藝入手,圍繞制藥工藝研發新型設備,幫助藥企進行治污減排工作;同時,藥企可以為藥機企業提供一些生產工藝和技術上的建議,從而實現雙贏的目標。
返回